行业动态
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从单一到多元
发布人: 发表日期:2018-07-27 16:33:43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发生了巨大变革,现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偏低、物流成本较高、流通信息化薄弱、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对外贸易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与组织体系、物流体系和信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改革开放40年流通体系初建成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速。中国工商大学教授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时间线来看,我国的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洪涛说,首先是从1979到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主要是价格改革,体现在几次的农产品提价,以大幅度连续的农产品提价来提高农民收入。第二阶段是1985到2001年,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1985年取消了30多年的统购和派购,如粮食的统购统销、生猪的派购等指令性生产和指令性收购。改革的重点由生产领域转变为流通领域,由农村的改革转变为城市的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在为入世做准备。第三阶段是2001到2004年,2001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对外关税大幅度下降,国外大量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大量农产品也走出国门。2001年入世后到2004年12月11日过渡期的结束,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是2001年粮食价格的全面放开,取得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破除了以前认为粮食放开会造成大的震荡的顾虑。事实证明,粮食放开后市场依然很平稳。第四阶段是2004年至今,我国全面对外开放以后,包括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外大量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得我国开始进行农村结构性调整。

洪涛坦言,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农村流通体制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绝大多数商品放开了,但个别的商品还需国家的宏观指导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同时国家对一些重要的商品,如粮食、棉花、油脂、生猪等农畜产品建立了相应的储备,同时完善了相应的风险调节基金制度。

据了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由过去的人民公社转变为2.6亿户农户,农村基础组织进一步小型化,有些地方农户一盘散沙。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终极的改革模式,农户需要组织起来,在组织化的过程当中,合作组织得到了发展,其中包括许多商品流通的合作组织和经纪人组织等。

洪涛表示,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体系的建设不可缺少。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法律体系。一是我国有了一系列的商品法,表现为《农产品质量法》等;二是一系列的流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设立并实施,如《食品安全法(草案)》即将出台等,虽然还不很完善,但毕竟已经基本建立了法律框架体系;三是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6年)。

未来发展应该步步为营

流通体系的建设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也不例外。不少专家认为,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应该是以农村生产方式的改革为动力,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以政府政策调控为重点,构建以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新的流通体系。就目前看来,这种农村流通体系在过我已经基本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村流通体系未来发展的基础就在于认清谁是主体。黄国雄说:“我一直认为农村的流通主体就是农民,要改变统购统销所采取的包办状况。不搞包办式、替代式以及运动式的(工业品下乡活动)流通方式。现在还存在一种注入式的形式,即由政府、城市到农村设点搞“万村千乡”,办“农家店”,这一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商榷,这些都忽视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村流通的主体是谁才能使成本降到最低,实现自我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调整?这个调整上至农业产业的调整,下至具体的农业生产,我认为农村流通的主体成为农民,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我建议应该把“万村千乡”这个网点工程变换为示范工程,不要强调网点铺设数量,而是强调在当地的示范效应,为农民做出榜样。”

黄国雄坦言,农产品市场还是中国商品市场的基础,这个不能动摇,这是由整个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国情决定的。因为农产品涉及到工业原料、吃饭问题、涉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等问题。从市场来看,应以农村市场为基础,以城市市场为主体,以国际市场为引导,促进新的体系的建立。这条主线不能偏移。同时,农村消费品比重的下降是经济进步的表现,是城市化的必然过程,因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转移使然。

而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黄国雄也有着自己的看法,黄国雄认为,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乡村应该把城市和乡村的商业中心网点规划统一起来,同时,在城乡结合处构建交易平台。城乡衔接的平台,应作为一个特殊情况来规划、建设这个新的交汇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城市化不要都到城市来,可以考虑分散,郊区是分散的很好的一个地段,以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为中心,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两个面向:一个面向批发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发展;二是面向农村农民的生活。与此同时,可以利用比较发达的基层经济和区域县所在地,构建它的基本模式,一种重要的模式就是分散化批发和在交通要道附近构建起商业中心。黄国雄表示,农村问题还是流通问题,农产品没有市场就没有办法生存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国雄认为应该及早构建农村商业中心,有了这个模式,才会有落脚点。

加大力度发展现代流通和信息化

众所周知,农村流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生产资料流通方面,供销社渠道占到50%~60%,中化占到20%,厂家直销占到10%左右,剩下的都为零售。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不少农村地区存在的流通问题主要在于产地的产品没有商品化,流通渠道的不畅通导致有“货”但是卖不出去。

在中国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淑华看来,农产品的产地商品化十分重要。于淑华表示,近年来一些政府推动的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尽管给农村日用品消费提供了好的购物环境,但是商品渠道问题并没有解决,特别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问题。目前很多城市商业企业进入农村后,一些当地的农家小商店利益受到挤占。深入到农村地区的农家店情况也不乐观,表现为价格高、毛利高、费用也高的“三高”状况,主要原因是农村流通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运营、物流成本高。所以,我建议这类农家店应通过集约性地提供商品,将品类组合和品牌压缩在农村地区销量广的主要商品和品牌上,也许可以获得盈利。他还建议,应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和信息化。现有的小农经济如何适应大的市场?在农村地区,即使有些相关流通活动由农村经济人进行,但是也都没有组织,多为个体分散的经济人,“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本行”,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

于淑华说:“目前我国农村流通的市场化程度较好,但是组织化的程度非常低。另外,政府对农产品市场流通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支持力度就很大。目前很多农产品流通市场中的问题都是体制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德利也同意于淑华的观点,王利德认为,现在农村流通中很多问题的背后都存在着农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大量农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主要还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是对的,但是农业产业化的同时没有考虑市场的问题。应该靠流通来引导生产,这也是农村流通问题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或带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

2、本网未标有“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的作品均为转载稿,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绿蓝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706378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23号 技术支持: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801
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