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如何做好全国“粮食版图”里的“优等生”
发布人: 发表日期:2024-05-06 11:40:45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吉林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有广袤的平原,土地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条件得天独厚。
2023年,吉林粮食产量达到837.3亿斤,总产跃升至全国第四,单产稳居粮食主产省第一,粮食商品率超过90%、调出率超过50%。国家正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吉林计划再增产200亿斤,承担了全国1/5的任务,让每个中国人的饭碗里装进更多“吉林粮”。
高产纪录背后的新“粮策”——“四良一智”
扩良田
当下时节,在吉林白城大安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项目现场,施工单位正在加紧施工进度,通过有机硅调理剂、脱硫石膏、硫酸铝等改良技术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今年大安市将改良盐碱地13.32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白城样板”。
2022年,吉林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以产粮大县为依托、重大工程为抓手、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四良一智”促生产、提产能,规划通过5到10年时间,粮食产能突破1000亿斤。同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利用迈出新步伐,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330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283万亩,居全国第一位。
吉林通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行保护性耕作新模式,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力争率先把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扩大农业生产空间,新增耕地200万亩以上。通过“藏粮于地”,增产86亿斤。
育良种
在吉林公主岭市的一家种子生产企业,一粒粒玉米种子正从自动化生产设备中不断产出,再由工作人员进行定量包装,销往本地及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目前,吉林省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 304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8家,种子产业聚集初步形成,已成为辐射东北四省区的种子集散地和交流中心。
多年来,吉林省大力推动种业振兴,建设玉米、水稻、大豆等关键品种育种平台,支持企业育、繁、推一体化。通过良种提升单产,增产60亿斤。
用良机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一台台农机正在进行玉米播种作业。与传统播种机相比,新型农机具——多功能免耕播种机,成为今年春耕大田里的“主角”。
通常农户进行免耕播种,需要四个步骤。首先要把还田的秸秆用机器整理到播种带两侧,便于播种。然后对田地进行条耕,再由播种机进入地里进行播种、施肥,最后根据土壤墒情,浅埋滴灌,给播下的种子浇水。这四个步骤需要四台不同的农机进出田地,不仅花费的人力物力多,而且车辆反复碾压,也会对耕地造成破坏。如今用这款新研发的免耕播种一体机,相当于将四台机器的功能合体,“变身”后的农机,只需要走一趟,就能把这四个步骤按顺序全部完成。这种既高效又保护耕地的耕作方式,得到了农户们的认可。
为了支持、推广现代化农机,吉林省从2015年开始,通过对购机农户给予补贴,对研发单位开设农业新技术奖项等方式,加快老旧机具更新换代,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今年,吉林省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调普通机具补贴标准,加大智能农机和高性能农机的补贴力度,吉林省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已经达到5万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4%,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在继续深入推广。
当前,吉林省正在高端智慧农机领域发力,包括平原适用的“大马力”农机,适合丘陵的小型农机,以及无人驾驶农机。通过农机减损,增产3亿斤。
施良法
吉林省正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与常规种植相比,每亩可增产30%。推广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通过新技术新服务,增产75亿斤。
发展智慧农业
吉林省通过建设农业数字化平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破解“土壤密码”,拓展“吉林一号”卫星在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气象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为现代化大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践行大食物观:托稳“肉盘子” 丰富“菜篮子”
农安县巴吉垒镇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内,粮食种植、饲料生产、肉牛养殖、粪肥加工的绿色循环系统,让育肥牛们生活得格外惬意。绿色循环养殖,让粮食变肉,丰富了餐桌,也拉长了产业链。
吉林省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粮食、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省肉牛饲养量达到652.6万头,同比增长12.4%,增幅领跑东北,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吉林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肉牛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为种源保护与良种培育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启动实施“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2023年新建棚室 3.06万亩,冬季地产新鲜蔬菜自给率12.6%。
打响“吉字招牌” 增添乡村振兴新底色
德惠市岔路口镇素有“中国水稻第一镇”的美誉,目前,当地水稻育苗工作已经结束,进入注水环节,预计5月末就可以插秧。
近几年,德惠市大力推广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将5个连片乡镇划立为水稻种植核心产区,打造稻田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广鸭田稻、蟹田稻、鱼田稻等有机水稻种植新模式新技术,每公顷稻田蟹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蟹田稻大米以其绿色无公害的品质,价格高于普通大米,每公顷水稻又增收6000元以上。龙头企业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稻米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吉林省全面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发挥品牌效应,成功打造了“吉林大米、吉林玉米、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吉林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七大“吉字号”农业品牌,为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或带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
2、本网未标有“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的作品均为转载稿,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